致力于新药研发和推广的贝达药业(300558.SZ)又在筹划募资。
6月13日晚间,贝达药业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向实际控制人丁列明发行股份募资不超10亿元,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实际控制人包揽定增,似乎是向上市公司“输血”。然而,本次定增的发行价为38.51元/股,系近三年来股价最低价,堪称地板价,引发市场质疑。此外,由于控股股东过半股权质押,市场对丁列明包揽本次定增所需的高达10亿元资金来源合法性提出质疑。
去年以来,贝达药业的经营业绩数据有点不好看。2021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36.83%,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43.36%,仅为0.84亿元。对于净利润连续下降,公司将其归咎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影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8年以来,贝达药业虽然持续盈利,但业绩存在水分。作为一家创新药企,研发投入较高理所当然,但贝达药业在近五年将合计高达15亿元的研发投入资本化,以此扮靓报表。如果全部费用化,公司则会持续亏损。
地板价定增实控人四天浮盈7亿
股价跌逾60%,贝达药业实施定增,实际控制人包揽,此举被市场质疑套利。
根据定增预案,贝达药业拟向公司实际控制人丁列明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596.73万股股份,募资不超过10亿元。本次募资,7亿元用于贝达药业(嵊州)创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定增有三个目的,一是建设创新药产业化基地,用于创新药制剂和相配套的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和储运。二是增加公司资金实力,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实际控制人认购,巩固公司控制权,提升市场信心。
目前,丁列明直接持有贝达药业0.20%股份,通过宁波凯铭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凯铭投资)、浙江贝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贝成投资)间接控制公司22.81%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23.01%的股份。
实际控制人包揽高达10亿元定增,资金来源是否合法?
据披露,丁列明投资的主要企业除了贝达药业外,还有18家,其中,持股比例达30%及以上的有10家,这10家公司中,9家为投资及咨询管理类企业,仅杭州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为经营实体企业。
这些投资、咨询类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如何,暂时无从得知。这9家公司中,凯铭投资、贝成投资分别持有贝达药业19.27%股份、3.54%股份,凯铭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
根据贝达药业5月11日晚间披露的信息,根据多次补充质押、延期质押,目前,凯铭投资所持贝达药业的股权质押率达63.54%,丁列明、凯铭投资及贝成投资的整体质押率为53.22%。公告称,凯铭投资的还款来源包括自有资金、投资分红等其他收入,具备良好的资金偿还能力。
所持贝达药业过半股份被质押融资,足见丁列明存在一定的财务压力。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丁列明想要腾挪10亿真金白银来参与本次定增,并非易事。
备受质疑的是本次定增发行价,为38.51元/股。6月13日,贝达药业的收盘价为50.10元/股,本次定增发行价较其市场价折价约23.13%,相当于7.7折。
即便是50.10元/股的市场价,也是贝达药业低位。K线图显示,2020年3月,贝达药业的股价为61.50元/股,为阶段性低位。当年7月13日,股价达160.66元/股。此后,股价震荡回落,今年4月27日,盘中曾下探至39.53元/股,为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价,但当日的收盘价为41.73元/股。随后,股价不断回升,6月18日,收盘价为56.10元/股。
K线图显示,不考虑现金分红的因素,38.51元/股,是贝达药业2019年6月20日以来的最低价。
由此可见,贝达药业的本次定增发行价堪称是“地板价”。此外,去年以来,医药行业股价整体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估值明显偏低,未来,有望走出低迷困境。
综上,丁列明低价包揽定价,必将获利丰厚。即便是以6月18日收盘价计算,本次定增,丁列明也会浮盈7.16亿元,堪称是暴利。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贝达药业向14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资10.02亿元,发行价格为98.83元/股。本次定增发行价格仅为前次定增发行价的38.97%。
研发投入资本化粉饰业绩
贝达药业还有一个备受质疑之处,那就是通过研发投入资本化粉饰业绩。
年报披露,贝达药业是一家由海归博士创办,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主营创新药研发和推广的企业,目前来看,单纯从创新药产品来看,公司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司明星产品凯美纳,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辅助的一代EGFR-TKI,奠定了其在中国肺癌靶向药市场的领先地位。至2021年,凯美纳年度销售额已连续六年超过10亿元,累计销售超过100亿元。2020年底、2021年,公司相继有新品贝美纳、贝安汀获批上市。
从营业收入数据看,2016年至2019年,依赖大单品,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35亿元、10.26亿元、12.24亿元、15.54亿元,总体增长,但增幅不大。2020年、2021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70亿元、22.4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0.36%、20.08%,同比增速超过20%,略高于前几年。
贝达药业于2016年登陆A股市场,2016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69亿元、2.58亿元、1.67亿元、2.31亿元、6.06亿元、3.83亿元,波动幅度较大,2020年净利润异常突出,主要是处置资产产生2.90亿元投资净收益。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3.05亿元、2亿元、1.39亿元、2.08亿元、3.34亿元、3.46亿元,前三年持续下降、后三年持续增长。
虽然上面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数据不算亮丽,但持续盈利。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持续盈利的业绩数据有被粉饰过之嫌,途径是将研发投入资本化。
2016年,上市第一年,贝达药业的研发投入为1.62亿元,研发费用约为1.62亿元,研发投入基本上等同于研发费用。但从2017年开始,公司将研发投入大量资本化。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贝达药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81亿元、5.90亿元、6.75亿元、7.42亿元、8.61亿元,费用化的金额分别为2.03亿元、3.04亿元、3.26亿元、3.63亿元、5.66亿元。反过来,资本化的金额分别为1.78亿元、2.86亿元、3.49亿元、3.79亿元、2.95亿元。5年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合计为14.87亿元,如果不将其资本化而改为费用化,公司在2018年、2019年出现连续亏损,而扣非净利润会出现连续三年亏损。
近三年,即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154.19%、63.14%、77.63%。
A股医药龙头恒瑞医药,也在2021年开始将部分研发投入资本化,当年,公司研发投入为62.03亿元,资本化金额为2.6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5.74%,相较贝达药业要低很多。
综上,将大量研发投入资本化,不影响当期损益,贝达药业存在粉饰业绩嫌疑。(记者魏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