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各方面政策取向和力度,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承担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中小企业对发展环境的信心不断恢复。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按可比口径环比上升0.2点,连续3个月上升。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表明,2021年以来我国出台的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成效显现。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首次突破50万亿元,为小微企业恢复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
那么,数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促使中小企业信心恢复有哪些配套措施?专家对未来中小企发展如何看待?
多措并举助中小企信心恢复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的政策取向和力度之后,各方面提高了对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的认识,加大了稳增长工作力度,各项助企纾困政策陆续落地见效,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有所恢复。反映企业信心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为98.6,比上月上升0.5点。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表示,随着各项助企纾困政策陆续落地见效,保供稳价等政策发力,能源、电力供应恢复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调,企业扩大生产积极性有所回升。同时,随着一些投资项目落地,投资需求有所释放。结构性信贷政策带动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疫情防控政策有力有效,加上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得以恢复。
中国生产力学会秘书长王进才表示,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成为2022年首要任务。这无疑为各项政策出台提供了重要指引,也对社会预期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给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中小企业信心恢复符合预期,并与金融数据、PMI分项指数表现基本一致。中小企业信心增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表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的提振是因为各项扶持刺激政策初见成效,让中小企业积极捕捉发展机会,缓解疫情带来的市场收缩困境。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缓解原材料上涨预期,降低中小企业面临的上游成本挤压。加大结构性减税降费力度,让中小企业能有更多喘息时间维持生产经营。另外,监管部门还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引导资金传导和利率下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多地中小企业吃下“定心丸”
浙江日前发布《关于减负强企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意见》,提出包括减负、纾困、强企三方面45条政策举措。浙江省减负办主任、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诸葛建透露,浙江力争2022年为企业减负3000亿元。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工业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今年以来,各地政策靠前发力,在开工前就给企业吃上“定心丸”。
湖南省工信部门强化工业“稳增长”工作,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努力实现良好开局。衡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援企服务”“纾困增效”行动的推进,亏损企业数量、总额逐月减少,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各地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加大服务力度。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开展服务,打通资源通达“最后一公里”,实现中小企业“一站式”“一键式”服务;浙江、湖南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加强共性技术供给,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随着各类纾困减负强企政策落地生效,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比上月上升0.2点,连续3个月上升。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投资意愿和扩大生产积极性有所回升,1月投入指数为83.8,比上月上升0.3点。
在新春开复工上,浙江省经信厅统计显示,截至2月10日,浙江全省重点监测企业的开复工率为77.2%,生产恢复率为67.8%,分别高出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
专家:未来关注两大方向
马彬指出,虽然中小企业信心不断恢复,但是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市场预期有待提振。二是成本上升势头仍在延续。三是资金紧张状况有所抬头。
针对融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近日表示,深入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持续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家认为,在应对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中小企业大有可为。
从政策层面看,央行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表示,2022年中小微企业发展要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稳”,中小市场主体要稳定优先,不盲目扩张、不激进跨界,妥善运用金融杠杆,积极响应政策指引,寻求稳定、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进”,中小市场主体要积极创新,抓住数字化方向,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中小企业有活力、有创新、有韧劲,能创造出新的需求,通过供给侧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供给,拉动新的需求,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机会和居民消费。
在应对三重压力上,马彬表示,中小企业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人员资本投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提升科技水平,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通产业链堵点,强链固链稳链,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进才认为,2022年中小企业发展应在十个方面发力:完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完善融资体系,加快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创新人才素养能力;完善服务体系,持续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知识创造,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协同创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融入全球市场,全面开展国际创新合作交流;加快探索实践,全力打造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