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间,在继钛白粉行业龙头龙佰集团官宣2022年第一轮涨价后,中核钛白、惠云钛业也纷纷宣布上调产品价格。2021年,国内钛白粉市场整体维持了强势行情,龙头企业年内更是发布了9次涨价函。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钛白粉行业公司在不断提价的同时,业绩和股价也双双实现增长。但是,“金九银十”过后,国内钛白粉市场因需求不佳,整体呈现降价趋势,此次提价是否被市场看好?
多次提价业绩大增
龙佰集团作为国内钛白粉行业龙头,年内已多次领头涨价。12月13日晚间,龙佰集团发布2021年第9次产品价格调整公告称,根据钛白粉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经公司价格委员会研究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包括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12月14日,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发布涨价函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结合目前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行情,经公司研究决定,即日起价格调整,金红石/锐钛型钛白粉国内客户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上调150美元/吨。
同日,中核钛白、惠云钛业也发布了年内第9次产品价格调整公告。中核钛白称,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上调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50美元/吨。惠云钛业公告显示,自2022年1月1日起,在现有钛白粉销售价格基础上,上调公司钛白粉销售价格。其中,国内客户销售价格上调1000元人民币/吨,国际客户出口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自去年7月份以来,钛白粉产品经历多次涨价,多家钛白粉上市公司业绩随之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惠云钛业等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翻倍。Wind数据显示,龙佰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31亿元,同比增长96.48%;中核钛白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181.37%;安纳达净 利 润 1.29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152.55%;惠云钛业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68.77%。
对于业绩的增长,龙佰集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钛白粉市场处于景气周期,销售价格同比增加较多。现有钛白粉产能利用率提升,特别是公司氯化法产能有效释放。虽然原辅材料价格及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对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是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充分显现,促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二级市场上,由于钛白粉价格不断走高,相关概念股股价表现也十分亮眼。今年以来截至12月15日,中核钛白股价以138.39%的涨幅领先,安纳达、攀钢钒钛涨幅分别高达95.41%、81.57%,金浦钛业也上涨了15.80%。
产业链切入新能源
不仅是国内钛白粉上市公司拟提价,科慕、特诺、泛能拓、康诺斯等国际钛企巨头早在11月份就已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上调钛白粉价格,每吨上调幅度在300美元至400美元不等。
钛白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对于钛白粉价格的走势,中原证券认为,成本端,钛精矿、硫酸价格持续上涨推升钛白粉成本;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下,下游房地产、汽车需求保持旺盛态势。
华安证券表示,钛白粉企业的估值体系变化的核心在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龙头企业有望通过钛白粉产业链的综合利用,快速切入新能源磷酸铁产业。部分钛白粉企业如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生产磷酸铁或磷酸铁锂,实现钛产业链与新能源产业链的耦合。华安证券认为,随着钛白粉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正极材料领域,钛白粉产业链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建议投资具有成本优势且加速布局磷酸铁或磷酸铁锂材料的钛白粉企业,关注龙佰集团。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材料硫酸和钛精矿的价格从今年10月份开始呈现下跌走势,钛白粉价格却在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8%硫酸价格已从9月20日的1031元/吨跌至12月 10 日的 555.40 元/吨,跌幅达46.13%。生意社数据显示,钛精矿价格也从10月8日的2450元/吨跌至12月13日的2155元/吨,跌幅达到12.0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和11月份,钛白粉市场经历过两次实际成交的价格回调,都是因为国内需求不佳导致。对此,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田晓雨认为,7月份起国内地产市场主要数据指标下滑,终端需求不佳,导致钛白粉下游涂料、塑料等市场也呈现需求缩水局面。而11月份以来,北方地区天气转冷,下游需求清淡,但整体看来,2021年国内钛白粉市场维持了强势格局。
针对当前市场,田晓雨分析认为,春节前后,钛白粉依然存在涨价预期。他表示,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钛白粉价格相较国外市场依然存在性价比,因此,预计明年一季度结束前,外需支撑有望持续存在,出口量暂无收缩预期;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将偏稳为主。春节前后的短期市场价格或将稳中有涨,但难再现2021年上半年的涨幅及落地力度。(本报记者 刘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