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银行实体网点的处境似乎正愈发“尴尬”,移动支付的盛行以及新冠疫情的催化等带动离柜率不断走高。作为昔日银行扩张的“必争之地”,物理网点是否真的已是“美人迟暮”? 智能化、场景化、技能化的转型目标下,未来银行网点有望迎来新一波生机吗?
2021年银行网点关停势头继续延续。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25日,商业银行机构合计共有2171家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另外,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390家商业银行网点设立(以发证日期计算)。一退一进之间,银行网点在区域选址、数字化经营方面呈现出多方面特点。
银行网点进退有序
银行网点关停的背后,除了离柜业务率走高、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等原因外,网点较高的运营费用也是银行网点数量不断缩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银行网点根据所在区域、面积、设备数量和员工数量的不同成本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因为房租、员工成本更低,所以成本会低于一二线城市。
以北京为例,某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员工表示,以石景山地区某支行来说,一个支行从店面租金(一年560万元,各网点不等)到人员配备(一般30人左右),再到店面装修(200万元左右)和机房、弱电配备(二者合计137万)等,一年成本至少要1000多万元。而要覆盖这1000多万元的成本,需要拉到10亿元以上存款,才能做到不赔本。这对很多效益不好的网点来说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具体来看,银行盈利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净息差收窄压力下,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业务收入有限,与场地租金、人力开支等成本难以平衡。
在新增网点方面,今年以来共有2390家商业银行网点设立。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增加网点数量达到440家,股份制银行增加网点680家,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增加网点1270家。
对于这种变化,业内人士分析,国有银行过去网点铺设多,如今随着金融业务线上化、网点轻型化趋势来临,国有大行对于网点选址考量更精细化,推进低效、密集网点撤并或迁移。另一方面,股份制银行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而对于网点数量较少、业务范围受限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来说,实体网点对于其业务拓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因此深入基层铺设渠道成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需推动“科技+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综合来看,不断消失的物理网点倒逼银行加紧对实体网点转型升级,“智能化”“数字化”的概念不断涌现。各大银行应持续深耕金融科技,全面深化科技与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协同,业内向业外延伸。
在2021年三季报中,多家银行提到了网点转型升级的方向。例如,邮储银行指出,在传统网点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向“产品数字化、平台开放化、场景线上化”转型发展。平安银行提到,将持续实施网点智能化建设,同时借助人工智能(AI)、区块链、物联网等科技手段驱动业务创新,推进零售转型落地。民生银行也表示,继续推广智慧型网点建设,加速新型智能机具布设,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金融科技是推动银行网点转型的发力点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深度应用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做好风控和定价,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数据拓源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深度应用背景下银行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些数据包括财务、财税、司法、舆情、管理层等诸多方面。”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部副主任陶金表示。
金融科技在银行网点的落地实践,在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看来,一个是智慧网点,一个是轻型银行。“智慧网点的落地,既是商业银行主动拥抱科技、积极求变之举,也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轻型银行则要求机构具备较高的科技实力,对线上业务的前、中、后各环节进行全面布局,做好线上用户的精细化运营。”
目前银行网点的从业人员数量呈下滑态势,但技术信息人员的占比持续攀升,银行网点人员结构正面临重构。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看来,IT人才成为银行网点转型落地的主力军。银行要尝试金融创新,例如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信息技术人员的作用愈发凸显。因此,银行各部门要加大对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而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银行网点还要积极面对布局调整。首先要推动“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指尖银行”、“5G银行”等“新星”正冉冉升起。“未来推进银行物理网点与线上网点相结合,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信息技术赋能物流网点,为客户提供智能、便捷的金融服务需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其次要推动“业内”和“业外”的融合。业内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挥银行网点的渠道触达优势、技术能力和公信力,搭建更多“银行+”业务场景。比如创造更多社保、税务等银政互联场景,打造“咖啡馆”场景等个性化场景服务区,让网点成为综合服务的延伸载体。
不论选择哪种转型方式,不可否认的是,“强监管”仍然是银行业需要面对的一大坎节。周茂华认为,金融数字化并未改变金融本质,需要依法纳入全面监管。像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垄断等问题,仍然是后续银行转型过程中需要加快补齐的短板。 田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